根据《2014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》给出的数据,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,月薪主要在5000至10000元,而本科和专科毕业的留学生工资大多数在5000元左右。澳大利亚留学成本日益升高,这不禁让人质疑:去澳大利亚留学,花了那么多钱究竟值不值得?今天就这个问题,留学360澳洲部金牌留学顾问唐功正老师和大家分享下看法。
留学生扎堆商学院,技术型人才紧缺
留学生回国难就业或收入不高,直接原因是专业分布不均衡所致。大部分澳大利亚留学生都选择读会计、金融专业,人数庞大,自然竞争也更加激烈,甚至需要拼点家世背景。这部分海归是导致就业转换率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。
留学生热衷申请商学院,导致大量海归知识结构单一和类同,与本土大学毕业生形成激烈竞争。相应地,毕业于理工科的技术型人才却很紧俏。据了解,理工科毕业的澳大利亚留学生,尤其是男生,回国后都能找到大型跨国企业的工作。海归就业人数并没有达到饱和——多的只是商科类专业的留学生,技术型人才其实是紧缺的。
留学生拼的是海外工作经历
在选择专业的时候,应该优先考虑个人的兴趣专长以及行业的市场需求。虽然工商管理、统计、会计这些学科是国内学生的热门选择,但我们不能因此盲目选择不适合自己、或无法令自己得到更好发展的专业。每一个即将出国的准留学生,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:留学规划实则是职业规划。
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同,在海外习得的专业知识,未必能够在回国就业时得到全面应用,但是海外工作经历却可以成为留学生的绝对优势。目前,澳大利亚读完本科或者读完2年硕士课程的学生,发放2年工作签证,利用这段时间积累海外工作经验,将对职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。
大多中国企业更偏爱有目标感,兼备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的复合型人才。以律师事务所为例,留学生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并不能称其为“优势”,相较之下,海外实习期间的案件实操经验,则会被人事部门珍视。
商科留学生注定亏?
尽管理工科留学生看起来比商科学生更容易找到高薪“金饭碗”,但后者如果能在去澳大利亚留学前或留学初期,就做好恰如其分的职业生涯规划、用心积攒专业相关的工作经历,同样能将撒出去的时间和银子“价值最大化”。
当然,前提是,这样的学生必须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学好英语,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,同时不断地提升个人的能力和见识,才能在与国内一流大学的毕业生的竞争中胜出一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