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生出国
立思辰留学360澳洲部金牌留学顾问顾昊老师介绍,研究生课程比较专业化,基本都围绕某学科进行学习,对英语的要求较侧重于专业领域,所以单词量比较窄。而且,研究生课程强度比较大,硕士 1~2 年结业,对语言要求不高,在国外生活时间较短。
也就是说,研究生基本上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专业知识。语言很难完全接轨,也很难融入国外生活并深入了解国外文化。
这点在商科尤其明显,研究生同学们大部分来自中国,有的试验项目从导师到博士后、再到研究生都是华人。
这样的话,到头来还是中国人有自己的小圈子,平时交流都是中文。还听说英国很多大学的 MBA ,几乎被中国人垄断。
大学本科出国
澳洲属于英联邦国家,其大学教育始于19世纪50年代,当时的教育体制沿用了英国的牛津与剑桥的模式。
学生不仅要阅读教科书,而且还要读大量的文章和论文。不仅要读得多、读得懂,还要读得快,留学生的巨大压力就可想而知了。
好的方面,就是在强压之下,英语基本可以过关。但是,此时的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出国前已经成熟,还是比较倾向于中国模式,交友也以华人为主。
澳洲和中国一样,大学本科的同学群、校友群是个很重要的圈子,所以本科毕业留在当地工作、生活,建立职业和个人网络都比较容易,回国发展也可以。
本科出国可以说是两边双向发展比较好的一个契机。但并不是所有本科出国的孩子都学有所成,例如:国内热播的电视剧《欢乐颂》里面的富二代曲筱绡。
高中出国
很多北上广家庭愿意让孩子在高中阶段出国,一是因为语言会彻底过关;二是因为报考国外大学更具优势,进入名校的机会大大提高;三是因为此阶段孩子进入叛逆期,离开父母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
我的一个好朋友,是个湖南女孩字,她15岁从湖南到澳洲读私立高中 。回来后,我让她回忆:你一个小女孩这么早出国,是什么感受?孤单吗?
然而,她的回答让我很惊讶。她说在澳洲读高中的那段时间,是她学习生涯中最难忘的时光。因为离开家的束缚(叛逆期)的感觉,真是太好了。
我的邻居,去年2月份把她进入叛逆期的儿子,从广州送到美国加州私立高中留学。一年后,那个小男孩变化特别大,成熟、独立、懂事。
当然,高中出国的风险也有,因为孩子正处在青春期,似懂非懂,缺乏一定判断力和自控力。如果交到坏朋友,很容易一落千丈。
所以,作为家长的我们,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建议,但切记不用太专横,要用引导的方式去指引孩子。并经常与孩子交流,主动接触孩子的朋友圈。
小学、初中出国
现在低龄化出国,已成为一大留学趋势。一是原因是父母对国内低龄填鸭式教育不满,怕抑制了孩子的创造力;二是因为国内的环境污染,让孩子生活在国外对身体发育更有益。
当然,越小出国留学越容易接受当地的文化,融入当地社会,朋友也不再限于华人圈;低龄段留学的孩子,普遍比较单纯和阳光。
缺点是大部分低龄出国的孩子在中文上只会听说,读写是个大问题。所以,目前国内对于低龄化出国仍存在很大争议。
有的家长认为:中文固然重要,但相对于孩子整体的素质发展而言,就是树木与森林的关系,不能为了树木而牺牲了整片森林。
有的家长则认为:必须让孩子学好中文,了解中国文化,早出国就等于“四不像”。
其实,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,孩子教育纯属各家的行为,没有绝对的错与对;而且人生道路很长,也没有一个硬性的评判标准。
无论如何,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这条路是否合适自己。一个爬行者,如果你高原反应特别严重,那就没必要冒死登顶,毕竟山是别人的,命是自己的。
当然,若能掬起一捧月光,我选择最柔和的;若能采来香山红叶,我选择最艳丽的;若能摘下满天星辰,我选择最明亮的。
也许你会说,我的选择不是最好,但是,我的选择,我相信。